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明英魂永垂不朽(1/2)

“北平府?”

“为何选在北平府呢?”

暖阁之中的文武大臣们全都愣了,只有朱棣以及姚广孝的眸中闪过亮光。

看来,朱棣想要迁都的法子,早就开始有了,而且姚广孝可能还知道!

“嗨,我方才不是说了?”朱松摆摆手道:“这南京城位于南方,而北平城则是北方。北平府曾经是四皇兄的封地,四皇兄在北平呆了多年,而且靖难又始于北平,于情于理,在北平府建造一座 ' 英魂纪念碑 ' 并无过错吧?”

对于朱松所言,一众朝臣们并未说话,只是下意识地将眸光投向了朱棣。

此刻的朱棣眉头蹙起,右手食指伸出,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座椅扶手。

看得出来,朱棣也在琢磨,也在思考。

暖阁中再一次沉寂了下来,这次可比之前朱松提议建造 ' 英魂纪念碑 ' 的时候还要长。

过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,朱棣开口道:“依你!”

这两个字出口,朱松和几名武将们倒是没啥表情,但是再看解缙、姚广孝等人的脸上,全都出现了异色。

他们都是靠脑子吃饭的主儿,朱棣同意了此事,他们自然联想到了迁都。

说实话,朱棣从北平带过来的这帮文武大臣,以及那些一路南下的兵卒们,大部分都是北方人,他们的亲眷好友都在北方,他们想要回去。

而朱棣呢?他的皇位毕竟是篡夺得他侄子朱允文的,屁 . 股底下的龙椅还带着无尽鲜血的暖意,整个皇宫痘充斥着之前不美好的回忆。

其实朱棣是最想回到北平府的,他甚至都琢磨好了,安排工部的人,开始在北平府仿造南京的皇宫,再建一座辉煌的宫殿!

等到北平府的皇宫建成,朱棣便会迁都!

“真的,那可真是太好了!”朱松脸上露出了欢心的笑容,“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是讨论一下,这纪念碑应该如何建造,选材如何,外形如何,当有何字!”

“这好说,既然是纪念碑,上头自然要写上一些英魂事迹,最好再让解大人他们撰写一些悼念的词文,怎么样?”金忠这五大三粗的家伙,倒是接口挺快的。

“撰写悼念的词文是应该,但是对于一些英魂的事迹,我看便不必了吧!”

姚广孝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,道:“首先,我大明自从洪武爷起兵伐元至今,不知道有多少兵将们英勇就义,这些兵将们的事迹或许在兵部有记载,但是如何甄选出来呢?如果全都誊上去的话,那得建多大一座碑啊?”

“也对,是末将考虑不周。”金忠愣了一下,旋即苦笑了起来。

这家伙是真忘了,那么多的英烈事迹,怎么誊写在碑上?那不是扯淡吗?

“松弟,这问题既然是你提出来的,那你也别在一边躲悠闲。”瞧见朱松提出了问题之后,就藏在后头悠哉悠哉地喝着水,朱棣脸上闪过一丝笑意。

“啊?”刚刚塞嘴里一枚点心的朱松,愣了一下,随后道:“四皇兄,我可没躲悠闲,臣弟这不是在听着诸位大人们的意见吗?”

“别打马虎眼。”朱棣瞪了朱松一眼,道:“你小子自己都说,为了 ' 英魂纪念碑 ' 之事你琢磨了挺长的时间,你心里头会没个谱儿?”

“嘿嘿,还是被你给瞧出来了。”朱松嘿嘿笑了起来,也不装了。

迅速嚼了两下嘴里的点心,朱松这才侃侃说道:“四皇兄,臣弟听闻,在山 . 西承宣布政使司的临汾市境有一县,名叫浮山县……”

“你先等会!”朱棣突然打断了朱松,道:“郑和,去给解卿准备笔墨纸砚,可不能让松弟白费口舌,将这些东西全都得记下来。”

“呃……”朱松愣了一下,道:“四皇兄,不至于吧?咱们就是先商议一下,等一切都确认之后再整理出来,不就成了?”

“哎,至于,相当至于!”朱棣摆摆手,道:“真还不知道你小子,回头朕若是再找你商议此事的话,你铁定又要左推右搡地不想提及。”

“得,臣弟怕了你了。”朱松一听,还真是这么回事,今天来上这么一出,也不过是心血来潮,再让他搞这么大一票,他还真不想干了。

没过多长的时间,郑和就为解缙准备好了笔墨纸砚,而且还是一大沓的宣纸,看样子准备得还挺充分呢!

“行了,你继续吧,这次朕不打断你了。”朱棣摆摆手,示意朱松可以继续了。

“哎,我这口也干呐!”朱松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,道:“浮山县位于山 . 西境西南部,地处太岳山南麓,那太岳山盛产的花岗石乃是质地最为坚硬的,而且那些花岗石能够久经风吹日晒,能够长久留存!”

说到这里,朱松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,继续说道:“而产自大理的汉白玉,亦是以坚硬著称。咱们可以聚集能工巧匠们,采用堆砌的形式建造 ' 英魂纪念碑 ' 。完全由花岗石与汉白玉堆砌,有了这两种石材,完全能够长存拜年,千年甚至是万年。”

“你这提的难度有点大啊!”朱棣摸了摸下巴,对于这个浮山县他还是晓得的,只是那太岳山的石材可不好采集,而且从朱松方才所说的话来看,拿采用的石材可不在少数,“到时候得耗费多少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啊?”

此章加到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