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字号:   默认

第六十七章 半城火起(1/2)

是王浸迎接这死劫太平静了,像一个人田间办完了事,荷锄回家,沿路捎了一襟野草花。

以至于疱郡王一开始还没有发现他这是死劫,而不是归家。

然而王浸的大劫本不该这么早就到。疱郡王明明知道的。这么重要的手下,他怎么可能不尽可能调查清楚呢?早就看明白的,王浸的下一次大劫还早。所以他一直很放心,想君臣间还有很长的安谥时光。

大劫为什么会提早、而且固定成死劫?王浸一定知道答案。

但是王浸不说。

不说,肯定因为不说出来才对大家更好。

疱郡王也就没有问。

他尊重王浸的决定。

是王浸的死劫,他只好相信王浸自己的判断了。这最后一次的、最重大的决定,他只好全交给王浸自己处理。

而死别的忧伤,他这边的痛苦,他自己承受。

在回京的路上,他终于堕下眼泪来。

那条路上后来开了一种花。那花很细小,但是彻夜都明亮,比珍珠都明亮,同时竟然又是那么的漆黑,黑到你根本不能探求它的内心。

因为它是王者之泪。

曼殊已经准备入血浸城。

当疱郡王临幸血浸城时,悉家的人混在王驾车队里,已经稍稍摸到血浸城的布防情况。疱郡王幸过血浸城之后,王恩浩荡,王浸就把大量囚徒放归宁家。民事稍微松缓、商事稍微活动,还有一些囚犯的亲友来接人、来探望,进进出出的人一下多了很多,全部检查也检查不过来。

曼殊就是借此混入血浸城中。

一个随身背囊,把人都装进去了。

别怪巡查士兵检查不认真。再叫他们认真,他们也想不到随身背囊里怎么还能装进人的啊——好吧,这也不是人,是妖魔们——这是一整支妖魔尖锐部队。

那晚血浸城一口气在不同方位燃起了八个火头。这些火头先是映红了王浸面前的水镜,然后再汇总在卫兵的报告中、报到王浸面前:“不好了,城王!咱们城里——”

然后他们发现王浸打扮得很整洁、态度很沉静。面前一片水镜里映出好多红光,好像就是……本城火势的反映?

王浸自从被贬边城之后,已经不再穿法司的紫袍了,立战功被封城王之后。穿戴的也是城王的袍冠,今夜他竟又换了那肃然竣然的法袍,内衬雪白中衣,微露淡淡青色的深衣,扣以王者的银钩玉带。绶绦沉静垂下,墨黑头发那样优雅的束起,微微环琚动响,细致暗纹不动声色散发幽香。

如此高洁!

而他的仪态,又是那样的沉、那样的静,几乎像天际漫来的秋水,带了浩大的悲伤。

卫兵们从来没发现,血浸王、王推事,原来也是这么俊美的少年。

他一直都俊美,但是从来没人顾得上注意这点。人们在他面前只管吓得发抖和失禁了。疱郡里再热血杀伐的将军。在他面前都吓得手冷得像池塘里的青蛙一样。见到蛇的青蛙。青蛙怎么顾得上欣赏蛇的俊美呢?

今夜的王浸,却似要殉道的祭品。

卫兵好不容易才想起自己要报告的事,把火情打算再叙述一下,但是又觉得已经很没必要了。反正,血浸城王在水镜里都已经看到了不是吗?

事实上,就在他们报告的过程中,那火头已经又扩大了。转眼间有半个城的面积,都已经陷到了火海里。而放火的人却根本没有捉到——事实上,尽忠职守的士兵们捉了很多放火嫌疑犯,但老练的人可能一眼就能发现:真凶估计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人。

卫兵觉得还是报告一下他们的应对措施比较合适。但这些应对措施看起来又太无能了。以至于他们很担心会被王浸责罚。

王浸居然听他们说完了。

他们结结巴巴到自己都听不下去,王浸居然听完了。

听完之后居然还表扬他们了!

他们的措施无能到他们自己都看不下去,王浸居然表扬他们了:“辛苦你们了。”

卫兵嗒然退下去。如果别人看到他们,如果不是知道他们被表扬了。肯定以为他们被骂了、被打了、像狗被主人踢了一脚、像猫……哦,成年猫根本不会露出他们这种表情。猫太独立了。他们这种表情是对人有依赖有期许有谄媚的动物,失去了依赖,而那失落都转化为自责,才露出来的表情。

他们这次被表扬,比被责骂还要难过。

他们出去之后。嗒然低头,甚至不想互相看看彼此脸上的表情。他们默不作声的四散分开了,似乎觉得再聚集在一起都是难堪的事。他们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。

凡人跟王者是有距离的。他们不能把那感受凝成一句话:他要死了。他们不能支持着自己仍然保持着尊严与镇定离开。他们不能堕下一滴王者之泪。他们也不能向自己的妻子交代这件事,像疱郡王与郡王妃交代的一样:劫数会过去,边境会平定,花云城会是你的,王浸已经计划好了,你不用过问。

侍卫们只能尽他们所能,来应对这次大火灾。

他们派出大量人力物力,在全城灭火、已经搜查可疑人等。

这个应对措施不可谓不坏。

但这样一来,王浸身边的守卫就薄弱了。

他身边还有守卫,也提高了警惕,但人手毕竟削弱了。

一般人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:如果这火灾是因敌人而起。这来犯之敌,能烧出这么多火头已经很厉害了,怎么还可能一边腾出手来进攻血浸王呢?

此章加到书签